閥門工藝規程與工藝文件
一、閥門零件工藝規程編制的原則
由于編制工藝規程是實現產品優質、高效、低耗辯證統一的關鍵性技術準備工作,因此,編制閥門工藝規程就成為閥門制造廠生產技術準備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編制閥門零件工藝規程應遵循如下原則:即,在一定的生產條件下,以最少的生產費用及最高的勞動生產率可靠地加工出合乎圖紙要求的零件。
編制工藝規程時,首先應選擇能夠可靠地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的工藝方案。要盡可能地依靠采用新工藝和新技術,依靠機床設備和工藝裝備,而較少依靠工人的技術來保證零件的質量,以減少廢品和提高加工質量的穩定性。
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應選擇最經濟的加工方案。一般來講,高效率的加工方法是比較經濟的,但也不能盲目地追求高效率。當生產批量很小時,選用昂貴的高效率機床和采用復雜的高效夾具在經濟上并不合理。在這種情況下,選用普通萬能機床和簡單的工裝反而會降低產品的成本。通常是以幾個工藝方案進行經濟性分析,對比的辦法來選擇經濟上最合理的工藝方案。
編制的工藝規程還應保證工人具有良好的、安全的勞動條件。

二、閥門零件工藝規程編制的方法
閥門零件工藝規程編制的方法有:
①進行零件的工藝分析;
②確定工序的具體內容;
③填寫工藝文件。
在編制工藝規程時,首先必須對零件的結構和技術要求進行分析,并結合工廠具體的生產條件和零件的生產類型來選擇零件的毛坯種類、擬訂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順序及確定零件的裝夾方法等。這些過程的總和在閥門生產廠里習慣稱為零件的工藝分析。
進行工藝分析時,不僅要選擇毛坯和制定工藝路線,以便于確定工序具體內容和填寫工藝文件,而且要提出工藝分析單和工裝設計任務書,以作為編制零件鑄、鍛、熱處理及焊接工藝和編制材料消耗定額的依據并作為設計工裝的依據。工藝分析是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重要階段,也是零件整個工藝準備工作中的首要環節。
經工藝分析后,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路線已確定下來,這時就必須具體確定零件在每道工序中使用的機床、夾具、刀具和量具,確定各工序的加工尺寸及公差,以便填寫工藝文件。
工藝文件是指導生產和進行生產準備工作的依據。閥門廠常用的工藝文件有五種:零件周轉路線單、過程卡片、工藝卡片、工序卡片和工裝綜合明細表。
三、工藝文件的內容
完整的工藝文件應包括指導工人操作和用于生產、工藝管理的兩大部分。有關標準對常用工藝文件的完整性作了規定(共57種工藝文件)。但各企業可根據產品生產性質,生產類型和產品的復雜程度及各自的工藝條件自行確定。
一般應有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機械加工工序卡片、工藝裝備綜合明細表(包括工具卡片)、產品材料工藝定額明細表。
注:根據產品質量控制及產品上等級創優,應強化質量保障,增作檢驗卡片、質量分析表、質量控制點等管理用工藝文件。